禮儀產生可以溯到遠古時代
發布者:品藝堂傳媒 發布時間:2013/4/16 16:32:50 閱讀:2945次
禮儀產生,可以溯到遠古時代。首先它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。自然的人倫秩序是禮產生的最原始動力,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,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“人倫秩序”,這是最初的禮,后又有“圣賢之人”如黃帝、堯、舜、禹等為“止欲制亂”而制禮,身體力行為民眾做榜樣,從而使禮在“維穩制亂”中發揮了作用,也正因如此,人們更加遵禮尚禮。其次,禮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動。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,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低下,無法解釋和征服自然現象與自然力,于是人們把關于人的靈魂觀念擴大到他們所接觸的自然界萬物,從而產生了“萬物有靈”的觀念,開始用原始宗教儀式等手段來影響神靈,如祭祀、崇拜、祈禱等,期望以虔誠感化和影響自然神靈,以使其多賜福少降災,原始的“禮”便產生了。
會展項目管理信息 結合文化和禮之起源,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:
(一)禮之本意為敬神,后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,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。
(二)禮是一系列動作,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。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。
(三)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。通過多樣性的儀式,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、愛戴和重視。
有銷售力的代理商年會; (四)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
接站禮儀:掌握抵達時間迎送人員必須準確掌握客人乘坐的飛機、火車、船舶抵達的時間,如有變化,應及時通知。注意接站時的禮儀,對提前預訂遠道而來的客人,應主動到車站、碼頭、機場迎接。一般要在班機、火車、輪船到達前15分鐘趕到,這樣會讓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的客人不會因等待而產生不快。
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。從內容上看有儀容、舉止、表情、服飾、談吐、待人接物等;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、公共場所禮儀、待客與作客禮儀、餐桌禮儀、饋贈禮儀、文明交往等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,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。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,使人們在"敬人、自律、適度、真誠"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,告別不文明的言行。
禮儀、禮節、禮貌內容豐富多樣,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,其基本的禮儀原則:一是敬人的原則;二是自律的原則,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、慎重、積極主動、自覺自愿、禮貌待人、表里如一,自我對照,自我反省,自我要求,自我檢點,自我約束,不能妄自尊大,口是心非;三是適度的原則,適度得體,掌握分寸。